责任 · 激情 · 创新
导语:曾经亲密无间的好友,突然因癌症手术失败去世。好友生前借款达三百余万元,骤然离世后,出借人既要承受丧友之痛,还要艰难的向昔日好友的至亲追讨债务。面对巨额债务,昔日好友的至亲无法接受,最终双方对簿公堂。委托人求助律师,通过律师制定周密的诉讼策略和调查取证,终于成功为出借人追回巨额借款。
案情简介:委托人王某某与吴某系同学关系。2015年至2017年期间,吴某因资金周转需求,陆续向王某某借款300余万元,口头约定月息1.5%。后吴某陆续向王某某归还部分利息,但本金一直未还。吴某于2020年6月突然去世。吴某1、房某某系吴某父母,丁某系吴某妻子,吴某2系吴某儿子。吴某去世后,留下两套房产,前述四人是吴某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,王某某多次沟通前述四人要求归还吴某生前欠款未果,无奈之下找到律师寻求帮助。
办案经过:接受王某某委托后,案件承办律师第一时间梳理证据材料,制定诉讼策略。完善起诉材料的同时,承办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线索,及时查找对方财产线索。在起诉后,同步提出了财产保全申请,查封仍登记在吴某名下,尚未分配的房产,有效保证了日后判决的充分执行。
因案件关键证据是吴某生前向委托人王某某出具的借条,吴某家属声称对于借款事实不清楚,认为借条上的署名不真实。因此本案就该借条先后进行了两轮鉴定、四次庭审质证,并邀请了专家辅助人员出庭对于鉴定报告发表意见。综合两次鉴定报告意见以及案件其他证据,法院最终认定借条上的签字确系吴某本人所签。
办理结果:经过曲折复杂的鉴定程序确认借条的真实性后,法院认定委托人王某某与吴某的借贷关系存在。但因吴某已经去世,关于利息的约定无法证实,借条上也没有明确约定利息的存在,且吴某的还款并不规律,无法认定吴某的部分还款系支付利息。因此,法院支持了委托人的借款本金,但对于借款利息部分未予支持。判决生效后,在执行程序中,双方达成和解,吴某的父母向委托人偿还了借款,案件圆满结束。
经验分享:如果您决定借钱给亲朋好友,以下几点您一定切记:一、要留好书面凭证。如手写的借条,或者实名注册的微信号中的聊天记录、手机短信记录,或者至少在转账中备注为借款;二、要留下借款交付记录。尽量通过银行转账留下资金已经交付的记录,如果是现金交付,那么一定在借条中记录清楚是现金交付,并且留好银行取现记录;三、要明确是否有利息以及利息标准。如果有利息,则在借条中需要明确写明,没有借条的,通过微信聊天记录等固定利息约定;四、要手写借条,至少最后借款人签名要手写捺印。借条最好手写,尽量不要机打,借款人签名处一定要本人签名捺印;五、要留好借款人、保证人的信息。借条上借款人的身份证号,联系方式,还款期限等要记录清楚,如果有保证人,建议明确是连带责任担保,并载明保证人的身份证号等信息;六、要约定好违约责任和管辖法院。如果条件允许,还可以在借条中约定逾期还款的违约责任,以及维权律师费由借款人承担,并且约定一个方便自己的法院作为管辖法院。
以上就是借条的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素,如果涉及比较复杂的货款、投融资款转借款、欠款,或者涉及比较复杂的借贷经过和还款、担保模式,建议来所咨询,由专业律师给出建议,避免因借条无效或条款缺失导致重大经济损失。
工作时间:
周一至周五 9:00至18:00
法律咨询热线
027-8555 8389
Copyright © 2024 湖北振同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5840号
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396号民生银行大厦48层
——
提供专业律法服务
在金融市场、争议解决、**贸易、企业清算与破产、房地产、知识产权等领域我们有着独特技能和专业竞争力。
源于
2017
振同律师事务所
ZHENTONG LAW FIRM.